常用農藥的安全合理使用技術探討
2004-12-08 點擊:4360次
??????? 新農藥的引進和推廣應用,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高效、低毒農藥、生物農藥,對解決病蟲的抗性和農藥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毒性、殘留、生態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,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。但是,完全依靠新農藥去解決生產中的種種問題是不可能的。譬如,某些新農藥的確是高效、低毒,其商品售價卻高得驚人,一般進口新藥成本是常用農藥的5~8倍。某些農藥商品,哪怕在經濟發達的農業生產地區,也很難大面積推廣使用。因此,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使用農藥,必須同時考慮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和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經濟效益。此外,一般開發研制一種新農藥,投入巨大、周期很長,如果過分依賴使用新農藥,在一個地方使用頻率過高,往往造成抗藥性的迅速產生,結果一個新農藥產品的使用價值也隨著下降。因此,如何合理使用好現有的農藥產品,甚至是較老的農藥產品,對提高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效果,以及解決病蟲害的抗性、毒性、殘留、生態環境污染問題,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1? 不同類型的農藥交替使用
?????? 蔬菜、果樹、水稻等作物的病蟲害防治,經常選用殺蟲雙、辛硫磷、乙酰甲胺磷、敵敵畏、蘇云金桿菌、氯氰菊酯、氰戊菊酯、多菌靈、代森錳鋅、敵磺鈉、甲基硫菌靈、乙膦鋁、氧氯化銅等較老的農藥產品。實踐證明,這些中、低毒農藥產品,不但可以解決生產遇到了各種病蟲害防治問題,而且使用成本低,經濟效益高。例如:選用殺蟲雙加蘇云金桿菌、有機磷 (辛硫磷、乙酰甲胺磷等)加菊酯類,完全可以控制多種作物的螟蛾類、夜蛾類的為害。還有若防治作物的霜霉病則選用乙膦鋁、甲霜靈、噁霜靈的混劑等,其防治效果非常好。即使在保護地一年種植3~4茬黃瓜,連作6年都未見明顯的抗性。象瓜薊馬這樣極易產生抗性的害蟲,如合理使用吡蟲啉、殺蟲雙、敵敵畏等,并在蟲口密度大時適當使用丁硫克百威等特效藥,也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。目前農作物中的大多數病蟲害,如使用常用的農藥產品,只要能對癥下藥,適時用藥且合理交替使用,基本上能夠控制其發生為害。
2? 新、老農藥合理使用
??????? 在大面積的試驗示范和反復使用中證明,一些新農藥具有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特性,且價格合理,是值得推廣應用的。但是,如果單一產品的連續使用,往往導致抗藥性的迅速產生,一種新藥很快便失去應用價值,這是生產中常遇見的現象。因此,在生產中,把新農藥與一些綜合性能仍較好的老農藥產品交替使用,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如防治煙粉虱,使用阿維菌素、吡蟲啉、殺蟲雙;防治瓜薊馬用丁硫克百威、吡蟲啉、敵敵畏;防治柑橘蚧殼蟲用殺撲磷;防治夜蛾類用茚蟲威、阿維菌素、有機磷加菊酯等。在生產中,新、老農藥產品合理搭配,只要使用得當,既能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,又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經濟效益。根據多年在保護地、露地蔬菜、花卉、果樹、水稻等作物開展大面積防治示范經驗總結得出,防治煙粉虱、瓜薊馬、瓜螟、夜蛾類、霜霉病、蔓枯病、白粉病、螨類、蚧殼蟲等,使用常用農藥約30多種,都能夠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。
3? 高、低毒農藥產品的靈活運用
?????? 除在蔬菜、果樹、茶葉等作物上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農藥產品外,仍有部分中等、高毒農藥(批準登記的)是可以使用的。從農產品安全生產的角度來考慮,應掌握好這類農藥的合理使用方法。如在農作物的生長前期,即瓜類的苗期、伸蔓期;果樹的開花期、幼果期;花卉的苗期等,都可以慎重選擇毒性偏高一些的農藥防治病蟲害,合理安排不同毒性的農藥產品的使用時期,既擴大了可使用農藥產品的范圍,延緩了病蟲抗藥性的產生;既降低了用藥成本,又提高了防效,提高了經濟、社會和生態效益。在實踐中運用這種施藥方法,效果很好。如防治夜蛾類(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、小菜峨)害蟲,作物生長前、中期使用有機磷加菊酯或殺蟲雙加蘇云金桿菌,后期則使用阿維菌素、茚蟲威、溴蟲腈等。
4? 施藥方法的改進
???????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,必須堅持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方針,在抓好農業、生物、物理等各種措施的基礎上,開展化學防治。但是,在實施具體的化學防治措施時,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能面面俱到,此時應抓準重點施藥時期、重點作物生育階段或重點作物部位。如水稻多種病蟲害的化學防治重點抓水稻孕穗至破口期,甜玉米的病蟲害防治重點抓甜玉米心葉末期至抽穗吐絲期等。還有防治瓜類蔓枯病,除適當全面施藥保護外,應改進施藥方法,強調使用高濃度局部施藥于莖、蔓基部。實踐證明,這樣既減少了農藥使用量,減少了作物果實的農藥殘留污染,又大大提高了施藥效果。因此,如何合理靈活使用現有常用農藥,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。(僅供參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