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0日,蘭溪市香溪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(二期)現場,一架無人機承載100斤谷種起飛,將顆粒密集地播進水田中,“眼前這300多畝地,今天都能播種完。”合作大戶老嚴說,把種子成本算在內,每畝地的春播成本在100元以內。
今年,浙江日報第17次聯合浙農控股集團開展服務“三農”鄉村行活動,以“科學提升土壤肥力 高效利用土地資源”為主題,關注糧食安全、耕地紅線等問題,還邀請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章秀福老師為當地水稻、小麥種植大戶作培訓,送上價值萬余元的優質農資產品。
種糧新空間從哪來?山多地少的浙江,近年來大力推進全域土地整治和低效用地盤活,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。“眼前這塊田,幾年前還是零散的山地丘陵模樣,一部分是果園,還有不少撂荒地。今年,我們的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已實施完成約4500畝,這幾天都會陸續種上早稻。”項目實施方、浙江農資集團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琨說。
為確保項目的可持續運營能力,浙農集團探索實踐EPC+O全產業鏈服務模式,參與項目從規劃到設計、施工、運營的全生命周期。老嚴就是從寧波請來的合作大戶,負責二期水稻田的種植、運營、管理。“新開墾的水田,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犁底層,水稻可以少施肥,冬天可以考慮種油菜,通過綠肥提高土壤肥力。”章秀福在田頭和老嚴交流。
從2022年底中標開始,項目公司浙農耘科(蘭溪)農業有限公司開始對“沉睡”土地進行改造:原先15-20度的緩坡,被修整到15度以內,未利用地、廢棄地重新進行合理規劃,整片空間被分割成每一塊5-15畝的成方連片的水田,新增了近2000畝水田面積。
空間整治完成后,耕地質量的提升就成為重點。緊挨著二期項目,馬澗鎮嚴宅村土地整治項目(三期)場地上,旋耕機正緊張作業,為這片地“攪拌”進更多有機質。“這片地原先的山土結構中,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在1%以下,改良后,二期、三期項目分別要提升到2%、3%以上。”馬琨說,根據項目對耕地等別的要求,項目組對原有的土壤分區域進行取樣檢測分析,再據此制定相應的土壤改良“營養方案”。
香溪鎮、馬澗鎮最有名的是楊梅、枇杷以及蔬菜產業,此前種糧面積不大,經過土地連片整治、綜合開發,全部三期項目的糧食種植面積將達到1萬2千畝左右。為進一步助力這些新糧田穩產增收,當天,浙農耘科(蘭溪)農業有限公司與香溪鎮簽訂農事服務中心共建協議,將建設糧油烘干倉儲、農資倉儲配送、農機服務、辦公等功能區。
“我們會爭取趕在今年早稻收割前落實相關設備,保障萬畝耕地糧食生產所需,也為周邊種糧大戶、農業企業提供農業生產服務,推動農業產業向設施化、規模化、專業化和品牌化轉變。”浙農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說,不斷提升為農服務能力,目前,浙農集團已在全省實施7個土地整治項目,其中2個項目已進入后期運營階段。
(來源丨《浙江日報》2024年4月11日2版、潮新聞)